跆拳道競技有這些訓練方法,有這些類型選手,高手具備的素質。跆拳道的競技訓練是一個比較標準、長期和系統的訓練過程,需要在打實戰的過程中和比賽的過程中,累積自己的經驗。
一,訓練內容和訓練的方法基礎訓練從技術角度而言一般分兩類九種
一類腳的技術,指腳踝關節以下腳的部位所擊打,包括很多的腿法,比如橫踢、正蹬、側踹、下劈,還有后踹、后擺腿,三百六、五百四那種。
一類是拳的技術,指握緊的拳頭使用直拳擊打。
步伐以及各種組合技術均為這兩類技術的演變和發展,有人曾經做過統計兩類技術,可以變化出三千二百多種,最初的訓練主要把基本功練好是最主要的,為以后的比賽訓練建立非常好的基礎,讓實戰做為檢驗基礎腿法的標準。從比賽當中,發現問題改進關鍵技術環節,使之合理、有效、實用。
常規的訓練方式
1,踢擊腳靶訓練,當作跆拳道訓練的常規手段進行應當注意多設計移動靶、難度靶和仿真靶位練習。
2,攻防訓練,目的明確,要求嚴格,有針對性,手段和方法多樣,能體現實戰戰術意圖。
3,條件或模擬實戰,訓練設定的難度和規則必須比比賽中的難度要高一些,或者高出幾個層次,是運動員在比賽中更能發揮出還有的東西,陪練的對手也必須是經驗非常豐富,非常懂得配合的人,千萬不要受傷。
4,心理素質訓練,讓運動員的心里素質高于常人,能夠在比賽惡劣的環境下繼續保持冷靜,保持清凈的頭腦,知道自己該要怎么打。
5,實戰,每周保持一次兩次的實戰,可多不可少,實戰必須有裁判,還有計時的人,記分的人就和打比賽的情景是一樣的。
二,基本規律與發展趨勢基本技術及其訓練方式世界各國選手大體雷同,但高水平選手在技術連接、變化、組合及綜合實戰能力的培養和實際運用方面的表現和訓練方法截然不同,選手之間的實力差距也是在這方面體現出來。
常見的訓練類型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技術型,通過完美的技術訓練,在比賽中依靠技術取勝,多數亞洲選手屬于此種類型。
2,力量型,即突出競技跆拳道要求的力量素質訓練,在比賽中依靠兇悍的攻擊力量,迫使對手就范歐洲和中東地區的選手多數具備這樣的特點。
3,實用型,即在訓練中強調實用,不論技術好壞,力量大小,注重最后得分的結果,形成看上去沒有特點但比賽非常實用的打法。這些選手有超人的身體素質和頑強的意志品質,訓練年限長,比賽成績好。

登記證編號:70164911-005-12-21-7 版權所有:世界跆拳道運動聯合會